X

近日文章更新:

法語甘露專題論壇法會剪影法語甘露法友園地矽谷梵音
深谷鐘聲遍法界
高峰孤曲破無明

專題論壇

法淨人生

法淨人生 » 專題論壇 » 以戒為師 » 菩薩戒的殊勝

菩薩戒的殊勝2014-02-22

 

♦   近梵法師  開示

嘗聞入道要門。發心為首。修行急務。立願居先。願立則眾生可度。心發則佛道堪成。茍不發廣大心。立堅固願。則縱經塵劫。依然還在輪迴。雖有修行。總是徒勞辛苦。故華嚴經云。忘失菩提心。修諸善法。是名魔業。忘失尚爾。況未發乎。故知欲學如來乘。必先具發菩薩願。不可緩也。

這是省庵大師一字一淚的《勸發菩提心文》開頭的一段,一語道出了修行的旨要是「發心為首,立願居先」,否則不管怎麼修行,還是在六道輪迴。要求受菩薩戒,最大的關鍵就在發菩提心。這兩、三年來,不斷有居士詢問聖城何時要傳在家菩薩戒,似乎已有等不及之心態,這確實是好現象。可見學佛之人,並非個個都是學佛三年,佛就在天邊了!

雖然發了菩提心,但菩提心可大如虛空法界,亦可小如芥子微塵;若能持菩薩三聚淨戒,即攝律儀戒、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,則發心就有所遵循。所謂攝律儀戒就是諸惡莫作,攝善法戒是眾善奉行,饒益有情戒則是發廣大菩提心。如果能依三聚淨戒來修行,則菩提心可發得大、發得正、發得真、發得圓!

雖然六重二十八輕在家菩薩戒是由《優婆塞戒經》所錄出,戒條與十重四十八輕戒的《梵網經菩薩戒》有相當的不同,但發廣大菩提心的精神則是一致的。若能在受戒前殷勤懺悔,在日常生活中念念之間都不忘失菩提心,不但要自利,且要利他,不但要自覺,且要覺他,則在受戒時必然能得到清淨戒體,而戒體的大小即是根據發心的大小而定。

受戒後若能持戒精嚴,則依《優婆塞戒經》說:「是戒能為沙彌戒、大比丘戒及菩薩戒(梵網經菩薩戒),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。」為什麼?因六重二十八輕在家菩薩戒有六齋日,等於說每月自動要持六日的八關齋戒,其特點是這六日要「全斷淫欲」,完全是出家人的生活模式,久而久之,就會很習慣出家人的生活,若有機緣出家時馬上就能適應。

《梵網經》上說:「眾生受佛戒,即入諸佛位,位同大覺已,真是諸佛子。」這就是菩薩戒的殊勝,發心受戒時當下就蒙佛授記,和諸佛所證得的果位已無二無別,這是在理上而言;接下來就是在事上真正的持戒修行了,等到理事圓融,那時就是菩薩戒圓滿,證得成佛果位之時了!